以太坊钱包最新版本下载

37國菁英爭鋒!智慧創新大賞精彩對決 激發AI人才能量

臺灣最大AI競賽「智慧創新大賞」成績揭曉,37國、1253菁英團隊參賽。(圖/經濟部提供)

為了鼓勵更多企業與學子投身AI應用技術研發並培養更多AI專業人才,經濟部主辦首屆「智慧創新大賞」。本屆賽事吸引了來自36個國家、1,253個團隊參賽,最終從233個決賽隊伍中選出了93個獲獎項目,其中8個金獎由「網威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」、「鈺立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」、「悠由數據應用股份有限公司」、「振生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」、「國立中央大學」、「國立臺灣大學」以及來自英國與菲律賓的團隊共同摘下。

經濟部何晉滄政務次長在頒獎典禮中指出,面對各行各業對AI技術的高度期待,希望透過實作導向的方式,鼓勵更多創新構想真正接上產業的需求。讓臺灣在發展AI的過程中,能不斷培養新的人才、產出新的解方。
  
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郭肇中表示,經濟部為了協助產業快速強化AI人才及應用的能量,除了透過智慧創新大賞的舉辦,也將結合學校及法人研究機構的試產線能量,協助企業進行設計、新產品的研發與打樣,並與相關單位包括中企署、產發署共同合作,協助產業AI轉型,並養成AI實作專業人才。
  
產業發展署署長、也是本次競賽的催生者邱求慧表示,日前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的調查報告指出臺灣發展AI發展,「缺乏相關技術人才」是企業挑戰之首,而全球人工智慧指標也顯示,臺灣基礎建設雖然排名第4,但人才(38名)、研究(27名)及商業化(39名)都亟需提升,籌辦智慧創新大賞就是希望以競賽快速強化AI應用落地及培育相關人才。智慧創新大賞是國內規模最大、獎項最高,水準最高的AI競賽(獲獎率僅7.4%),期待大家共同努力,將AI擴散到百工百業,以AI驅動產業創新。

此次「智慧創新大賞」參賽作品橫跨資通訊(18.4%)、製造(16.2%)、醫療(15.9%)、批發零售(10.2%)、教育(8.6%)和金融(7.8%)等領域。不但代表尖端科技的應用,並展示AI技術在各行各業成功落地的潛力。例如,製造領域的參賽隊伍利用AI優化單據處理,能提升作業效率並降低錯誤,這項技術也能應用於其他行業如金融和醫療;而智慧醫療領域的參賽團隊則展示了AI在疾病預測與診斷中的應用,這些創新方案都顯示出臺灣AI技術的廣闊市場潛力。除了技術應用外,超過100家新創及中小企業、上市櫃公司的參賽,進一步加速AI技術在臺灣各產業的導入。
 
經濟部期望每年舉辦的「智慧創新大賞」成為國內推動AI技術發展、人才培育與創新應用的重要平臺,持續發掘更多潛力新星。透過決賽現場的展示與交流,營造參賽團隊間激盪創意、交換想法的環境,同時促成企業與優秀在學及國際人才的即時媒合。此外,於每年5月「COMPUTEX」展會期間,將同步舉辦媒合活動,預計邀請超過20家國內外創投與買家參與,促進參賽團隊與業界間的深度交流與合作,進一步擴大AI創新應用的商業化機會。經濟部表示,期盼透過一系列活動,加速催生AI創新應用、培育橫跨各行各業的AI人才,引領臺灣邁向「人工智慧島」的願景。

1111人力銀行技術長許永昌表示,隨著AI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,臺灣正逐步邁向成為全球領先的「人工智慧島」。除了競賽的成效外,善用科技島https://www.technice.com.tw/)等資訊平臺,能夠加速AI人才的培養與企業需求的對接。隨著產業持續轉型,AI專業人才將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,而這樣的平臺正是搭建產業與人才之間橋樑的最佳途徑。許永昌表示,透過這些管道及方式,將為企業創新、推動AI應用的發展,並打造更多具備實作經驗和專業技能的AI人才,為臺灣的科技發展注入持續動能。
智慧創新大賞AI1111科技島